归根结底,在人口基数10亿为单位、石油等重要物资是净进口的国家生活,资源紧缺性是民众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事实。
继买房限购、学位派号之后,广州市买车也要限牌了。僧多粥少的现实难以回避。摇号背后,则是焦虑等待的众生相,有等急眼了的,有怒发冲冠的,有消极无奈的……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:限出了一块心病。
广州市交委本周二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了广州小车限牌的配套细则征询意见稿:今后每月1万的车牌将采用一半无偿摇号、一半竞拍方式分配。征询意见稿显示,每月1万的车牌中,88%分配给个人,12%归单位,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政、事业单位不得参与车牌竞拍。
均衡的意义
不知不觉中,北京机动车摇号已摇了18个月,摇出了逾30万个购车资格。从10比1到40比1,机动车购车资格摇号变成摇奖的日子。以至于每个月26日的摇号结果,受关注度不亚于任何开乐透大奖。
摇号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摇号次数的增加,参与人数会成倍增长,北京从第一期的20万人参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参与人数增长到现在的90多万。而随着摇号的一次次举行,中标率将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小的概率。
或许是考虑到了这样的因素,广州此次的征询意见稿中提到,广州的号一半用摇、一半用拍的。但这则有可能出现另外一个潜在的问题,有时摇号的人多、有时拍牌的人多。如何实现动态均衡,成为一个操作上的难题。
以北京为例,在经历了一年的痛苦摇号后,北京的一个上牌名额在黑市最高可以炒作到8万元,比全部牌照拍卖的上海还贵。同时,由于牌号之间有利差,还出现了牌号租赁市场。与广州的限牌方式相同,北京摇到号后,六个月内必须买车。有部分摇到号当下却没有买车计划的人,就将名下的牌号出租,每年最低租价在2万元。继租房、租车等国际化的商业链条后,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,出现了“租牌”。
新能源车型的界定
也是在本周一,国家出台了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12-2020年)》,其中提到的对于车型的标准是,到2015年,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.9升/百公里,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.9升/百公里以下。
《规划》中明确提出,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,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、牌照额度拍卖、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,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。
在此次的征询意见稿中提到,对于进入了新能源汽车目录的车型,不受限购政策制约,可直接上牌。而其中规定的“新能源”车型,仅限于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,普通的混合动力车型,尽管部分在能耗上符合了规划的标准,却未能列入不受限的范围。
事实上,此次广州市推出汽车限购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,“过去五年,广州市的乘用车以每年19%的速度扩张,致使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状况不断恶化。”那么考虑到环境治理才是出台政策的根本原因,不以车辆本身的性能指标为依据,而简单以车型种类划分为标准,或许也将是未来政策进一步调整的方向所在。